近视一般以屈光度不低于-0.50D作为判断标准,但具体诊断需结合裸眼视力及医学验光结果。临床中通常将等效球镜度数≥-0.50D且伴有远视力下降的情况视为近视,但需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性。
1、单纯屈光数值
当医学验光显示等效球镜度数达到或超过-0.50D时,提示存在近视屈光状态。该数值是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界定的近视起点,但需注意测量误差范围在±0.25D以内。
2、视力受损情况
部分人群在-0.50D至-1.00D之间仍可维持正常视力,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近视,可能不需要立即矫正。当裸眼视力低于0.8或主诉视远模糊时,即使度数未达-0.50D也需考虑功能性近视。
3、年龄相关差异
儿童青少年睫状肌调节力较强,需通过散瞳验光排除调节性近视。成年人若出现-0.50D以上屈光不正且影响日常生活,通常需要光学矫正。
建议发现视物模糊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由眼科医生结合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18岁以下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近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