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蛋白有哪些功效作用及副作用?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物质、调节酸碱平衡、补充血容量以及营养支持等功效作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循环负荷过重等副作用。作为血液制品,其临床应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占血浆总蛋白的50%-60%,通过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可有效预防或减轻组织水肿。例如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后,能促使腹腔液体回流至血管,降低腹压。

2、运输物质

白蛋白具有多个结合位点,能与游离脂肪酸、胆红素、金属离子(如钙、镁)、部分药物(如抗生素)及激素(如甲状腺素)等结合,既实现物质转运,又可降低这些物质的细胞毒性。

3、调节酸碱平衡

白蛋白分子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可结合氢离子发挥缓冲作用。在代谢性酸中毒时,每1g白蛋白能结合约0.18mmol的H⁺,协助维持血液pH值在7.35-7.45正常范围。

4、补充血容量

20%白蛋白溶液的渗透压是血浆的4倍,输注后能使组织间隙水分向血管内转移。临床研究表明,每5g白蛋白可扩容约200ml,常用于烧伤、创伤性休克等急症救治。

5、营养支持

作为体内重要的氨基酸储备,白蛋白分解后可提供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但因其半衰期长达15-20天,直接营养支持效果有限,仅用于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小于25g/L)患者。

该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潮红、荨麻疹等I型超敏反应;快速输注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12cmH₂O,引发急性肺水肿;大剂量使用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制品污染引发菌血症;长期使用引起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使用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尿量、电解质等指标。禁止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容量负荷敏感者。输注速度宜控制在1-2ml/min,出现寒战、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本品需2-8℃避光保存,开启后4小时内使用完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