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睛红肿、疼痛、畏光、视力模糊以及分泌物增多等,常见治疗方法有局部用药、口服药物、手术治疗、日常护理和并发症处理。具体需根据感染类型和病情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1、眼睛红肿
角膜炎患者常出现结膜充血和眼睑肿胀,因炎症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可能伴随眼部分泌物增多,尤其在细菌性角膜炎中较为明显。
2、疼痛
角膜富含神经末梢,炎症会引起明显刺痛、异物感或烧灼样疼痛,夜间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射性头痛。
3、畏光
角膜上皮损伤使光线进入眼内时产生强烈刺激,出现无法睁眼的畏光反应,常伴有反射性流泪。
4、视力模糊
角膜水肿、溃疡或瘢痕形成会改变角膜屈光状态,导致视物不清,严重感染可能引起角膜穿孔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
5、分泌物增多
细菌性感染多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病毒性感染以水样分泌物为主,真菌性感染分泌物常呈拉丝状。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凝胶等局部抗感染药物控制炎症,严重病例需联合口服头孢克肟或阿昔洛韦片。角膜溃疡较深者可采用羊膜移植术,角膜穿孔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日常需佩戴防护镜避免强光刺激,保持眼部清洁。若继发青光眼需用布林佐胺滴眼液控制眼压。
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病原体培养,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激素类眼药水,防止滥用导致角膜溶解。愈后需定期复查角膜瘢痕情况,必要时进行光学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