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处或孔隙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异常包块。常见类型包括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等,其发生与腹壁结构缺陷或腹腔压力增高有关。
1、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约占所有疝气的7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主要因腹股沟区腹壁肌肉薄弱或腹膜鞘状突未闭合所致。患者站立时腹股沟区可见梨形肿块,平卧时可能消失,伴随坠胀感。婴幼儿先天性腹股沟疝可能随年龄增长自愈,但成人需手术修补。
2、切口疝
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区域,常见于切口感染、肥胖或营养不良患者。腹腔脏器从手术瘢痕处膨出形成包块,咳嗽时包块突出更明显。治疗需根据疝环大小选择开放修补术或腹腔镜手术,同时需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以促进愈合。
3、脐疝
脐部筋膜闭合不全导致腹腔内容物从脐环突出,新生儿脐疝发生率约10%-20%。婴儿脐疝多呈柔软膨出,哭闹时增大,多数在2岁前自愈。成人脐疝常因妊娠、腹水或肥胖导致,需行脐疝修补术防止嵌顿。
日常需避免长期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肥胖者建议控制体重。若发现包块无法回纳或出现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嵌顿风险。所有类型疝气均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挤压或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