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腊肠果有哪些功效和禁忌?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腊肠果作为中药材,通常具有润肠通便、促进消化、清热解毒、辅助降火以及抗菌等功效和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药性偏寒,使用不当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1、润肠通便

腊肠果含蒽醌类成分,能刺激肠道黏膜增强蠕动,软化粪便,对缓解功能性便秘有一定效果。中医常用其治疗肠燥津亏引起的排便困难,但需控制剂量避免腹泻。

2、促进消化

该药材可通过促进胃液和胆汁分泌改善消化功能,适用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等症状,常与消食导滞类药物配伍使用。

3、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其性寒能清热,味苦能解毒,常用于治疗热毒壅盛导致的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外敷或内服需遵医嘱。

4、辅助降火

对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耳鸣,或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舌生疮,腊肠果可配伍菊花、黄连等药材协同发挥清泻实火的作用。

5、抗菌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可替代正规抗感染治疗。

使用腊肠果需注意脾胃虚寒者禁用,以免加重腹痛腹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防止引发子宫收缩或影响胎儿发育。长期服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肠道依赖性,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降糖药者需警惕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