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一般根据病情进展可分为五期,分别是肾小球高滤过期、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以及肾衰竭期。不同分期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1、肾小球高滤过期
此期为糖尿病肾病的最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脏体积增大。患者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压和尿蛋白检测结果可能处于正常范围。这一阶段的病理改变尚处于可逆状态。
2、无临床表现肾损害期
此期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开始增厚,肾小球系膜基质轻度增生。虽然尿白蛋白排泄率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但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短暂性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血压可能轻度升高。
3、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此期典型特征是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min之间。肾小球滤过率开始逐渐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肾活检可见结节性肾小球硬化等典型病理改变。
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此期表现为显性蛋白尿,尿蛋白定量超过0.5g/24h,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病综合征样改变。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常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肾组织病理可见弥漫性肾小球硬化。
5、肾衰竭期
终末期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²,出现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尿毒症症状。此时肾脏体积往往缩小,病理检查显示超过90%的肾小球硬化。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特别是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若发现尿液泡沫增多或下肢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