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的形成和扩散通常涉及基因突变、增殖失控、免疫逃逸以及侵袭转移等多个复杂过程。这些机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肿瘤的恶性进展。
1、基因突变
正常细胞在DNA复制过程中可能因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致癌物)或遗传因素发生基因突变。关键的原癌基因激活(如RAS、MYC)或抑癌基因失活(如TP53、APC),会导致细胞生长信号异常增强,或凋亡机制受阻,从而启动肿瘤形成。
2、增殖失控
突变的细胞突破细胞周期检查点限制,持续进入分裂阶段。例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过度活跃,使细胞跳过G1期检测,即使存在DNA损伤仍继续增殖,形成异常增生的细胞团块。
3、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表达、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等方式,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激活也会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4、侵袭转移
肿瘤细胞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获得迁移能力,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降解基底膜,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循环肿瘤细胞在远端器官滞留后,通过血管新生和微环境重塑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和脑。
预防肿瘤进展需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明确致癌物质。若发现异常肿块或持续性不适症状,应及时到肿瘤专科医院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评估等系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类型和分期由多学科团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