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肽的作用与副作用有哪些?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肽作为调节骨代谢的药物,一般具有促进骨愈合、调节钙磷代谢、缓解骨痛、改善骨密度以及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但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其具体作用及不良反应分析如下:

1、促进骨愈合

骨肽含有多种活性肽类物质,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加速骨痂形成和骨折断端愈合,常用于骨折或骨缺损患者的辅助治疗。

2、调节钙磷代谢

该药物能促进钙离子沉积到骨基质中,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维持血钙、血磷的平衡,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调节作用。

3、缓解骨痛

通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减少局部组织水肿,可减轻骨关节炎、骨损伤等疾病引发的疼痛症状。

4、改善骨密度

长期使用可增加骨小梁数量及骨矿物质含量,降低骨质流失速度,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进展。

5、抑制炎症反应

骨肽成分可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介质水平,减轻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损伤。

在副作用方面,需重点关注以下情况:

1、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使用前需询问过敏史。

2、胃肠道不适

口服制剂可能引起恶心、腹胀或腹泻,建议饭后服用以减轻刺激。

3、肝肾功能异常

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4、注射部位反应

肌内注射可能引发局部红肿、硬结,需规范注射操作并观察皮肤变化。

5、血液系统影响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需注意出血倾向监测。

骨肽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用药期间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过敏体质者应谨慎使用,注射剂型需在医疗机构规范操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