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筛查主要用于检测眼球的屈光状态,评估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等问题。该检查通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以及弱视风险等项目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异常。
1、近视
屈光筛查通过测量眼睛对远处物体的聚焦能力,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若检查结果显示近视,可能表现为远处视物模糊、眯眼等,常见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遗传因素影响。
2、远视
筛查可检测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的远视,患者常出现近距离视物模糊、阅读疲劳等症状,儿童远视可能伴随内斜视。
3、散光
通过评估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差异,筛查散光问题。散光会导致视物变形、重影,可能与先天角膜形态异常或后天用眼姿势不当有关。
4、屈光参差
检查双眼屈光度数差异是否超过正常范围(通常>250度)。屈光参差可能引发双眼成像大小不等,增加视疲劳和弱视风险,需及时矫正。
5、弱视风险
筛查屈光参差、高度远视或散光等可能导致弱视的高危因素。儿童视觉发育期若存在未矫正的屈光异常,易引发形觉剥夺性弱视,需尽早干预。
建议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定期进行屈光筛查,成年人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等症状时也应及时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正确用眼姿势,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若筛查发现异常,应进一步接受散瞳验光等详细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或屈光手术等矫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