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作为人工甜味剂,可能对人体造成代谢负担、肠道菌群紊乱、血糖波动、心血管风险以及过敏反应等潜在危害。其安全性需结合摄入量及个体差异综合评估。
甜蜜素的主要成分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影响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效率,特别是对于存在基础肝肾疾病的患者,可能加速器官功能损伤。人工甜味剂会干扰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临床研究发现连续摄入4周以上可能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40%以上,同时促进变形菌门等致病菌增殖,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率升高。
虽然甜蜜素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动物实验显示其可能通过改变甜味受体信号传递,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约25%。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长期使用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增加1.3倍。在心血管系统方面,每日摄入超过11mg/kg体重的剂量可能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导致血脂代谢异常,相关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风险提升18%。
对于普通人群,建议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1mg/kg体重以内,相当于60kg成人每日不超过660mg。选购食品时应仔细查看配料表中甜蜜素(编码952)的位置,其在配料表中的排序越靠后含量越低。糖尿病患者及肝肾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建议优先选择天然甜味剂替代。若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毒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