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以皮肤小血管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本质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和血管损伤,导致皮肤及全身多系统症状。
荨麻疹性血管炎的典型表现是持续24小时以上的荨麻疹样风团,常伴有紫癜、瘙痒或灼痛感。与普通荨麻疹不同,皮损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瘀斑。约半数患者伴有关节疼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累及肾脏、胃肠道等内脏器官。诊断需结合皮肤活检显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以及血清补体水平降低等实验室检查。该病分为正常补体型和低补体型,后者更易合并系统损害。
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感染、寒冷刺激、药物过敏等诱发因素。治疗方面,轻型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氨苯砜等药物。若出现持续发热、关节肿痛或尿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进行系统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