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对女性健康的危害主要包括不完全流产、阴道出血、感染风险、月经紊乱以及继发不孕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与个体体质、用药规范程度以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需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
1、不完全流产
药物流产可能导致胚胎组织未能完全排出,残留在宫腔内,容易引发持续出血或感染。此时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宫手术清除残留组织。
2、阴道出血
药流后子宫蜕膜脱落引起的出血通常持续1-2周,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2倍或出血时间超过3周,可能引发贫血甚至休克,需及时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氨甲环酸片等药物止血,必要时需输血治疗。
3、感染风险
宫腔开放状态下易受细菌侵袭,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同时保持外阴清洁,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
4、月经紊乱
药物中的米非司酮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2-3个月内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经量异常。多数人随着卵巢功能恢复可自行调整,若持续超过3个月需通过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节月经。
5、继发不孕
反复药流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造成宫腔粘连或输卵管炎症,这类器质性病变会降低受孕几率。建议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进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内膜状态,必要时通过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
药物流产需在具备抢救条件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术后应严格遵医嘱复查血HCG和B超。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发热或大出血等情况,需立即返院治疗。日常需加强营养摄入,术后1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促进生殖系统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