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带下病?

黄琳玲 妇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带下病是中医妇科常见病症,指女性阴道分泌物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随局部或全身症状的疾病统称。其名称来源于古代医家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概括,多与湿热、脾虚、肾虚等因素有关。

带下病的形成多因外感湿热邪气或内生湿浊,导致任带二脉功能失调。常见表现为白带量明显增多,质地稀薄或黏稠,颜色可能呈黄色、黄绿甚至带血,伴有异味。部分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腰骶酸痛、小腹坠胀及乏力等症状。中医将带下病分为脾虚型、肾虚型、湿热下注型等证型,如脾虚者白带清稀如水,肾阳虚者带下清冷如水,湿热型则多表现为黄稠带下伴有灼热感。

预防带下病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化纤内裤。饮食上应少食辛辣油腻,脾虚者可适当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出现异常分泌物持续3天以上,或伴有出血、异味等情况,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排查病原体感染、宫颈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中医治疗会根据证型使用完带汤、易黄汤等方剂,配合艾灸关元、带脉等穴位调理,具体用药需经专业医师辨证后决定。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