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弓形虫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眼部病变或神经系统异常。感染后的症状轻重与个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1、淋巴结肿大
弓形虫感染后,免疫系统会激活并攻击寄生虫,导致颈部、腋下等部位的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肿大。这种反应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可能伴随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2、发热
约30%感染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发热机制与寄生虫释放的抗原物质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因子有关,通常持续1-2周。
3、肌肉疼痛
寄生虫通过血液扩散至骨骼肌时,可能引发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行走困难。这种症状在急性感染期较为明显,夜间可能加重。
免疫缺陷患者及孕妇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艾滋病等免疫低下人群易发生弓形虫脑炎,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甚至癫痫发作。妊娠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出现脑积水、视网膜病变等先天性畸形。
若出现持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或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时,建议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后需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孕妇需接受产科和感染科联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