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生长痛常见于哪些年龄段?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生长痛常见于3-5岁的幼儿期、8-12岁的学龄期以及13岁左右的青春期初期。这三个阶段是儿童骨骼和肌肉快速发育的时期,但具体发生年龄存在个体差异。

1、3-5岁幼儿期:这是生长痛最高发的年龄段。此阶段儿童身长年增长可达7-8厘米,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肉和韧带的发育速度,容易造成下肢肌肉牵拉性疼痛。日间活动量增加带来的疲劳感,夜间休息时可能表现为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的酸痛。

2、8-12岁学龄期:儿童进入第二个生长加速期,年生长速度可达5-6厘米。此时运动量显著增加,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外运动时,肌肉中乳酸堆积与生长相关的组织牵拉共同作用,疼痛多出现在傍晚或夜间,常见于大腿前侧和腘窝部位。

3、13岁左右青春期初期:约15%的生长痛发生在这个阶段。随着生长板逐渐闭合,生长速度较前减缓,疼痛强度通常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多集中在小腿胫骨部位。此阶段需注意与运动损伤进行鉴别。

若孩子出现反复肢体疼痛,建议观察疼痛特点:生长痛多为双侧对称性发作,疼痛部位不伴红肿热痛,晨起可自行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伴随发热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排查关节炎、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通过局部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不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