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类传染病包括哪些种类?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需严格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发现后需在规定时限内上报。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接种疫苗、佩戴口罩可有效预防。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由SARS冠状病毒导致,表现为高热、干咳、胸闷,传播途径以近距离飞沫为主。该病曾在2003年暴发流行,需隔离治疗并做好呼吸道防护。

3、艾滋病

由HIV病毒攻击免疫系统,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早期症状不典型,后期易并发严重感染。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需避免高危行为。

4、病毒性肝炎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类型,乙型肝炎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可能导致肝硬化或肝癌。接种乙肝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5、脊髓灰质炎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可导致肢体瘫痪。口服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已显著降低全球发病率。

日常应加强个人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医疗机构对乙类传染病患者需采取隔离措施,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高危人群可接种相应疫苗,接触传染源后应主动进行医学观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