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产后出血是什么?

耿敬华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濮阳惠民医院 三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属于分娩期严重并发症。该情况多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或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产后出血通常发生在胎儿娩出后的短时间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因产程过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因素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正常收缩。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可能阻碍子宫正常闭合血管。产道损伤如宫颈裂伤或阴道壁血肿,常因急产或手术助产不当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多见于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胎盘早剥引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大量出血,可能伴有头晕、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体征。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纠正贫血等并发症。分娩过程中需规范处理产程,胎儿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完整性。若出现持续性出血或血块,需立即就医,通过宫缩剂、手术止血或输血等措施进行干预。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延误救治时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