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通常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二者共同构成头部的骨骼结构。脑颅主要保护脑组织,而面颅支撑面部形态并参与呼吸、咀嚼等功能。
1、脑颅
脑颅由8块骨头组成,包括额骨、顶骨(左右各一)、枕骨、颞骨(左右各一)、蝶骨和筛骨。这些骨骼通过骨缝紧密连接,形成近似球形的颅腔,包裹大脑、小脑及脑干;其中蝶骨位于颅底中央,参与构成颅中窝和眼眶;筛骨则分隔鼻腔与颅腔,其筛板结构有嗅觉神经通过。
2、面颅
面颅由15块骨骼构成,主要包括上颌骨(左右各一)、下颌骨、颧骨(左右各一)、鼻骨(左右各一)、泪骨(左右各一)、腭骨(左右各一)、犁骨及下鼻甲(左右各一)。这些骨骼形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支撑面部软组织。下颌骨是面颅中唯一可活动的骨骼,通过颞下颌关节实现咀嚼和言语功能。
日常需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外伤,若发生颅骨骨折或面部损伤,应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剧烈撞击后即使无表面伤口,也建议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必要时接受神经外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