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作为临床常用的电解质补充剂,具有维持体液平衡、纠正脱水、冲洗创面、稀释药物以及作为载体溶液等医疗作用。其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规范使用。
1、维持体液平衡
氯化钠溶液能够快速补充细胞外液,调节血浆渗透压。当人体因呕吐、腹泻或烧伤导致体液丢失时,0.9%的生理盐水可通过静脉输注恢复血容量,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2、纠正脱水状态
对于低钠血症患者,适量补充氯化钠能有效提升血清钠离子浓度。临床常根据血钠检测结果,选择3%或10%的高渗盐水进行精准补钠治疗。
3、创面冲洗消毒
灭菌处理的生理盐水广泛用于外伤清创,其等渗特性不会破坏组织细胞。在烧伤科和外科手术中,常用于冲洗污染伤口,清除坏死组织碎片。
4、药物溶解稀释
多数注射用粉剂药物需要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如头孢类抗生素、紫杉醇等化疗药物,需按比例配制后方可静脉滴注,确保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5、载体溶液应用
在输血治疗前,需用生理盐水预冲输液管路。肿瘤介入治疗时,碘化油等造影剂也需与氯化钠混合后使用,帮助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
使用氯化钠制剂时需严格掌握浓度和输注速度,特别是高渗溶液可能引发静脉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控制输液总量,肾功能障碍者需监测电解质水平。任何医疗用途都应在专业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