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脐部红肿、疼痛、渗出液或异味,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常见方法包括日常护理、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建议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1、脐部红肿
脐炎早期因细菌感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可导致脐周皮肤红肿,触之有热感。日常需保持脐部干燥清洁,避免摩擦或挤压。
2、疼痛及触痛
炎症刺激周围神经会引起持续性疼痛,触碰时加剧。可用碘伏消毒后,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抗感染。
3、渗出液或脓液
感染加重时可能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伴有腐臭味。需彻底清创消毒,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
4、发热
若细菌入血引起全身性感染,可能出现体温升高、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静脉输注抗生素,并配合布洛芬等退热药物。
脐炎患者应避免自行挑破脓包或使用偏方。治疗期间需每日观察脐部变化,若红肿扩散、疼痛加剧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到普外科或感染科就诊。儿童、糖尿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更需警惕感染加重,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