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其他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方案。常见治疗方式包括针对原发肝脏疾病的处理、保肝退黄药物的应用、必要时的外科干预等。
1、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酒精性肝病需严格戒酒;药物性肝损伤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解毒剂。
2、药物治疗
常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改善胆汁淤积。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3、支持治疗
包括静脉输注葡萄糖、维生素K1注射液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者需卧床休息,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2500-3000毫升饮水量以促进胆红素代谢。
4、手术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缓解门脉高压,肝癌患者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肝切除术或肝移植术。术前需全面评估肝功能储备,术后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5、其他治疗
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可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肝脏功能。终末期肝病患者需在符合适应证时进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
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避免自行服用中成药或保健品。出现皮肤瘙痒时可通过炉甘石洗剂外用缓解,严重瘙痒可短期口服考来烯胺散。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医师指导下实施,患者需严格遵循用药剂量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