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芍和赤芍有何区别?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白芍和赤芍均来源于芍药科植物,但加工方式及药用部位不同。白芍为芍药去皮水煮后晒干的根,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赤芍多为野生芍药直接晒干的根,常带外皮,性微寒,味苦,归肝经,两者在性味归经、功效侧重等方面存在差异。

1、性味归经差异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柔肝止痛、养血调经的功效。赤芍味苦,性微寒,专入肝经,更侧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其苦寒之性较白芍更甚,活血力度更强。两者虽同属寒性,但赤芍清热效果更显著。

2、功效应用不同

白芍长于补血,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如四物汤中的配伍。其平抑肝阳作用对头痛眩晕有效,如镇肝熄风汤的应用。赤芍主攻清热凉血,适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常与生地黄、丹皮配伍。其散瘀止痛功效对跌打损伤、目赤肿痛疗效更佳,如血府逐瘀汤中的使用。

3、临床使用禁忌

白芍因酸寒收敛,外感表证、阳虚外感不宜使用,避免闭门留寇。赤芍活血力强,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孕妇禁用。两者均不宜与藜芦同用,十八反中有明确记载。

选择药材时应根据体质辨证使用,血虚阴亏者宜选白芍,血热瘀滞者适用赤芍。临床常见将两者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如治疗肝郁血虚证时,白芍养血柔肝,赤芍凉血活血,形成互补。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