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类型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干预。
1、内痔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痔核脱出等症状。早期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久坐等一般治疗缓解。若出血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地奥司明片等药物减轻充血。
2、外痔
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常伴有肛门疼痛、异物感。血栓性外痔急性期可进行局部热敷缓解肿胀,合并感染时需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反复发作的结缔组织性外痔可考虑手术切除。
3、混合痔
兼有内外痔特征,可能出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及疼痛。初期可采用高锰酸钾坐浴、微波理疗等物理疗法改善循环。对于环状混合痔或发生嵌顿时,需行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治疗。
痔疮患者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养成规律排便习惯。便后建议使用温水清洁肛周,避免用力擦拭。若出现持续出血、痔核无法还纳或剧烈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通过肛门指诊、肠镜等检查明确病情进展,切忌自行滥用药物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