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康复训练通常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步态训练以及物理因子治疗等内容。具体训练方案需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
1、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被动或主动运动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挛缩。例如,针对肩关节术后患者,可通过钟摆运动或滑轮辅助练习逐步恢复关节灵活性。长期卧床患者需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
2、肌力训练
采用抗阻训练、等长收缩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脊髓损伤患者常使用弹力带进行核心肌群训练,骨折恢复期患者通过渐进式负重练习重建肌肉功能。训练强度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负荷造成二次损伤。
3、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平衡垫训练、单腿站立等练习改善本体感觉。帕金森病患者常用重心转移训练提高姿势控制能力,脑卒中患者可通过抛接球练习增强肢体协调性。训练需在保护措施下进行,防止跌倒风险。
PT康复训练期间应定期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训练需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训练导致代偿性动作或运动损伤。建议配合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全面提升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