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的常见类型主要包括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以及药物疹等,具体类型需通过临床表现和检查明确诊断。
1、湿疹
湿疹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症状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及瘙痒,可能与环境刺激、过敏或遗传因素有关。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用硼酸洗液湿敷;慢性期皮肤增厚时,可遵医嘱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
2、荨麻疹
荨麻疹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多与食物、药物过敏或感染相关。轻症患者可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抗组胺药物,若伴随喉头水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急救,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接触性皮炎
此类皮疹由皮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引起,如镍金属、洗涤剂等,皮损边界清晰且局限于接触部位。治疗需立即脱离致敏物质,外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若出现大疱需用无菌针头抽吸疱液。
4、带状疱疹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沿神经分布出现簇集性水疱,伴随神经痛。早期口服阿昔洛韦片抗病毒,疼痛剧烈时加用普瑞巴林胶囊,局部可喷涂喷昔洛韦乳膏。中老年患者易遗留神经痛,建议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
5、药物疹
用药后出现的过敏反应,常见形态包括麻疹样红斑或固定性药疹。确诊后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轻症口服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重症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需住院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同时进行皮肤护理和补液治疗。
日常需避免搔抓皮疹,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汗液刺激。若皮疹范围扩大、出现发热或水疱破溃,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通过斑贴试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