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血压水平、伴随症状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若孕妇在妊娠期出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评估,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需要根据血压测量值进行判断。孕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两次间隔至少4小时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可被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若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属于重度高血压范畴。
尿蛋白检测是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尿试纸检测达到2+及以上时,需警惕子痫前期的可能性。对于无蛋白尿者,若出现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情况,也需考虑相关诊断。
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类型高血压。对于孕前已存在高血压或孕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者,应考虑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若出现抽搐发作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则可能发展为子痫。通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可帮助明确疾病严重程度。
孕妇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管理,包括血压监测、胎心监护等。建议保持低盐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定期产前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