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后的恢复训练通常包括急性期保护、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及逐步恢复运动等阶段。需根据损伤程度分阶段进行,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
1、急性期保护
扭伤后48小时内以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为主。可使用弹性绷带固定踝关节,减少肿胀和出血。此阶段避免任何足部负重活动,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
2、关节活动度训练
肿胀缓解后(约3-7天后),可进行踝泵运动和脚趾写字训练。通过主动背屈、跖屈和画字母动作,逐步恢复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日2-3次。
3、肌力训练
伤后2周开始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内翻、外翻及背屈抗阻练习。坐姿抬脚跟、提踵训练可增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力量,每组15-20次,每日3组,注意疼痛不超过轻度不适。
4、平衡训练
单脚站立从睁眼过渡到闭眼,逐步增加难度。使用平衡垫或波速球进行动态平衡练习,每次2-3分钟,每日2次,有助于恢复本体感觉和关节稳定性。
5、逐步恢复运动
4-6周后开始低强度慢跑、侧向移动训练,使用踝关节护具保护。运动前后进行动态拉伸,运动强度以不引发疼痛为度,避免急停急转动作。
恢复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后出现肿胀可冰敷15分钟。若训练期间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不稳,应及时复诊评估韧带损伤程度。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通常需要6-12周逐步恢复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