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属于肺外结核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可通过血液或邻近病灶直接侵犯胸膜。炎症反应会导致胸膜充血、渗出,形成胸腔积液,积液性质多为渗出液。临床上可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两种类型,前者以胸膜摩擦音和胸痛为特征,后者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胸膜增厚、粘连等后遗症。
诊断通常需结合胸部X线、超声检查及胸腔穿刺液分析,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辅助诊断。治疗需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一般需维持6-9个月。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缓解症状。
确诊后应及时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以防止传播。完成全程治疗后,仍需遵医嘱进行随访观察,确保疾病彻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