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麻痹性肠梗阻是怎么回事?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麻痹性肠梗阻通常是由于肠道蠕动功能丧失或减弱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见原因包括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腹部手术后

这是较常见的诱因,手术过程中可能因牵拉肠道或麻醉影响,导致肠道神经暂时性功能抑制。患者术后24-48小时可能出现全腹胀满、肠鸣音消失等表现,需通过胃肠减压管引流肠内容物,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肠动力药物。

2、腹腔感染

重症胰腺炎、化脓性腹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产生的炎性介质,可能干扰肠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此类患者常伴有剧烈腹痛、高热等感染征象,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严格禁食并进行腹腔引流。

3、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血钾小于3.0mmol/L)会导致肠道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异常,影响肌肉收缩能力。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禁食或大量呕吐患者,可通过静脉补钾(如氯化钾注射液)、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等纠正,同时增加香蕉、橙汁等富钾食物摄入。

出现持续腹胀伴呕吐时,应及时进行腹部X线立位片、电解质检测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禁食,避免擅自使用缓泻剂加重肠道负担。通过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消除诱因后肠道功能可逐渐恢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