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主要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它通过上肢静脉将导管尖端放置在上腔静脉,能够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不适,同时降低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
1、定义
PICC置管是一种由外周静脉(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导管材质柔软,可在体内留置数周至数月,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需求。
2、适用情况
该技术常用于化疗、肠外营养、抗生素长期输注或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对于需要输注高渗性、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如肿瘤化疗药物),PICC可有效保护外周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风险。
3、优势特点
与传统外周静脉留置针相比,PICC显著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血管损伤和疼痛感。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血流速度快,可快速稀释药物,降低局部组织损伤风险。临床研究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中心静脉导管低。
4、注意事项
置管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每周需进行导管维护,包括更换敷料、冲洗导管等。淋浴时建议使用防水保护套,防止导管进水引发感染。
5、潜在风险
可能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局部感染或机械性静脉炎。约3%-5%患者可能出现导管堵塞,需定期使用肝素盐水冲管。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导管断裂或移位,需影像学检查确认位置。
日常维护中应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测量臂围变化。若出现发热、置管侧肢体肿胀或疼痛,应立即就医处理。治疗结束后需由专业护士按规范流程拔除导管,避免强行拉扯造成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