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牙套通常对脸型的改变较为有限,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产生轻微影响。牙套的主要功能是矫正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而非直接调整骨骼结构,因此脸型变化多与牙齿位置调整后的视觉效果有关。
1、牙齿排列改善
牙套通过调整牙齿的倾斜角度或拥挤程度,可能使嘴唇外突或内收的情况得到改善。例如前牙内倾可能让唇部线条显得扁平,矫正后可能使嘴唇略微前突,视觉上影响下面部轮廓。
2、咬合关系调整
对于存在深覆合(上前牙过度覆盖下牙)或反颌(地包天)的情况,矫正后下颌位置可能发生轻微改变。深覆合患者在压低前牙后,下面部高度可能增加约1-2毫米,使面部比例更协调。
3、骨骼发育干预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佩戴功能性矫治器(如双期矫治),可能对颌骨发育产生引导作用。下颌后缩患者通过前导装置,可使下颌骨长度增加约3-5毫米,但成年后骨骼定型则难以实现此类改变。
牙齿矫正对脸型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面下1/3区域,且变化幅度通常在5%以内。对于存在严重颌骨畸形(如下颌前突或后缩超过5毫米)的成年患者,单纯正畸治疗难以实现明显脸型改变,需联合正颌手术。建议在矫正前通过X光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与正畸医生充分沟通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