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手足部位皮肤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皮肤病。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手癣和足癣,其中足癣的发病率较高。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常见症状包括瘙痒、脱屑、水疱及皮肤角化增厚等。
手足癣的致病菌多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这些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足部多汗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典型临床表现为足趾间浸渍发白、手掌或足底出现环形红斑伴鳞屑,严重时可形成糜烂或皲裂。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细菌继发感染或引发体癣、甲癣等并发症。
怀疑手足癣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明确诊断。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特比萘芬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需遵医嘱坚持用药2-4周。日常需注意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并定期消毒,有助于预防复发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