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炎会导致大便出血吗?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炎可能会导致大便出血,但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判断。肠炎是肠道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当炎症累及黏膜下血管时,就可能引发便血。若出现血便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急性感染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等病原体感染可能破坏肠黏膜完整性,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常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感,粪便中可见黏液与血液混合。此时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溃疡性结肠炎

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层。活动期患者肠道黏膜充血糜烂,可能出现暗红色血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腹泻、体重下降。通常需要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诱导缓解,硫唑嘌呤片可用于维持治疗。

3、缺血性肠炎

多见于老年患者,因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后出现鲜红色血便,腹部CT血管成像有助于诊断。治疗需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并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治疗。

出现大便出血时需与痔疮、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等疾病鉴别。建议完善粪便常规、肠镜等检查,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