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该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与尿酸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需长期管理以减少发作频率和并发症风险。
1、无法彻底治愈
痛风的核心问题是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这种代谢异常往往与遗传、肾脏排泄功能缺陷等因素有关,目前医学手段尚不能完全纠正这些根本性的生理缺陷。即使血尿酸暂时达标,一旦停止治疗仍可能反弹。
2、可临床控制
通过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结合秋水仙碱片控制急性发作,能使约85%患者的血尿酸稳定在360μmol/L以下。配合低嘌呤饮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显著减少关节红肿热痛的发作次数,部分患者甚至可达到数年无急性发作。
3、并发症预防
持续规范治疗能有效降低痛风石形成风险,减少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显示长期维持血尿酸≤300μmol/L,5年内痛风石溶解率可达70%以上,关节功能也能得到较好保护。
患者需每3个月监测血尿酸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ml以上的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建议在风湿免疫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