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EB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EB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免疫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综合决定,一般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式。具体方案需由医生评估后制定。

1、一般治疗

对于轻症患者,通常以休息、保持充足营养摄入为主。建议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热时可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

2、抗病毒治疗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核苷类似物是常用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发挥疗效,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泛昔洛韦也可作为备选,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对潜伏期病毒效果有限。

3、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合并免疫异常或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可考虑α-干扰素治疗,剂量通常为300万IU/m²体表面积,皮下注射每周3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重症患者,能中和病毒、调节免疫反应。

4、并发症治疗

合并肝炎时需保肝治疗,如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出现噬血细胞综合征需及时应用地塞米松、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炎,需联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5、中医药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煎服,中成药可选择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改善症状,但不可替代抗病毒治疗。

EB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特点,多数患者2-4周可自愈。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意识障碍、肝脾进行性肿大或出血倾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EB病毒DNA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破裂风险。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