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的检查流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三个步骤,具体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该检查通常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或堵塞,帮助诊断冠心病等心脏疾病。
1、术前准备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基础检查,确保患者符合检查条件。医生会询问过敏史,尤其是碘造影剂过敏情况。术前4~6小时需禁食禁水,并遵医嘱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2、术中操作
患者平卧于导管室检查床,医生会消毒穿刺部位(通常选择手腕桡动脉或腹股沟股动脉),局部麻醉后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通过导管注入含碘造影剂,同时使用X光设备动态观察血管显影情况,判断血流是否通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穿刺处轻微胀痛或全身发热感,通常属于正常反应。
3、术后护理
拔除导管后需对穿刺部位加压包扎6~8小时,防止出血。患者需卧床休息12~24小时,避免穿刺肢体过度活动。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多数患者术后1~2天可恢复日常活动,但应避免一周内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完成检查后,医生会根据造影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如药物调整、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建议。若检查过程中发现严重血管病变,可能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建议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加强监测。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或穿刺部位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