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扫描能检查什么疾病?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扫描通常可以用于检查骨转移瘤、原发性骨肿瘤、骨感染性疾病等骨骼系统相关疾病。该检查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能够反映骨骼的代谢活性变化,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1、骨转移瘤

骨扫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筛查具有较高灵敏度。例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骨扫描可早期发现骨骼内的异常放射性浓聚灶,提示转移可能。该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分期及制定治疗方案。

2、原发性骨肿瘤

对于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原发性骨肿瘤,骨扫描能显示病变部位的异常代谢活跃区。虽然不能直接确诊肿瘤性质,但可以辅助判断肿瘤范围及活跃程度,为后续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3、骨感染性疾病

骨髓炎、骨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在骨扫描中常表现为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该检查对早期骨髓炎的诊断优于普通X线,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评估。

骨扫描属于功能成像检查,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有限,发现异常后通常需要结合CT、MRI或病理检查进一步确认。检查前需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应提前告知医生。日常若出现骨骼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