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穿后疼痛怎么办?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穿刺后出现局部疼痛,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但需根据疼痛程度和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常见处理方法包括观察休息、局部冷敷、药物止痛、预防感染、及时就医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观察休息

骨髓穿刺后需卧床休息6-12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压迫穿刺部位。日常应减少腰部用力动作,如弯腰、搬重物等,通常轻微疼痛会在1-3天内自行缓解。

2、局部冷敷

穿刺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穿刺点,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渗血,缓解肿胀引发的牵拉性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需注意血小板减少者禁用阿司匹林,存在出血倾向患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4、预防感染

保持敷料干燥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若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渗液或发热达38.5℃以上,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5、及时就医

若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有下肢麻木、活动障碍、血肿直径超过5cm等情况,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等检查,排除神经损伤、骨膜下血肿等并发症。

穿刺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盆浴和游泳。若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术后遵医嘱调整用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出血渗液、肢体感觉异常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到血液科或急诊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