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的表现主要包括疲劳乏力、头晕头痛、皮肤苍白、心悸气短以及异食癖等,可能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有关。若长期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疲劳乏力
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影响氧气运输至全身组织,使细胞能量代谢受阻,从而出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表现。
2、头晕头痛
脑部组织对缺氧较为敏感,当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时,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头部胀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站立不稳或眼前发黑的现象。
3、皮肤苍白
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会减少红细胞数量和质量,导致皮肤、黏膜血液供应不足,表现为面色发白、口唇色淡、眼睑结膜颜色变浅等体征。
4、心悸气短
心脏为弥补供氧不足会代偿性加快搏动,患者常感觉心跳加速、心慌胸闷,尤其在活动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困难等缺氧症状,平静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异常心律。
5、异食癖
部分缺铁患者会出现进食非食物物质的异常行为,如啃食冰块、泥土、纸张等,这可能与铁缺乏影响神经递质代谢或味觉改变有关,常见于儿童或妊娠期女性。
若存在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检查明确缺铁程度。日常可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但需避免自行服用铁剂,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水平。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