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扭伤、关节炎、痛风、肌腱炎、骨折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扭伤
脚踝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多因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导致韧带拉伤或撕裂。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瘀斑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跌打镇痛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2、关节炎
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因关节软骨磨损导致骨摩擦引发疼痛,晨起时关节僵硬明显。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伴随对称性关节肿胀。治疗可选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配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效果更佳。
3、痛风
高尿酸血症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常于夜间突发剧烈疼痛,伴局部皮肤红肿发亮。急性发作期需服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缓解期可加用苯溴马隆片或非布司他片控制尿酸水平。
4、肌腱炎
跟腱炎或胫后肌腱炎多因过度运动导致肌腱反复微损伤,表现为活动时后踝部位疼痛,可触及条索状增粗肌腱。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冲击波治疗,配合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酮洛芬搽剂等外用药物,严重者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5、骨折
高处坠落或暴力撞击可能导致内外踝骨折,表现为剧烈疼痛、明显畸形和骨擦音。需通过X线或CT检查确诊,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固定,移位骨折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可服用接骨七厘片、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促进骨骼愈合。
若排除运动损伤等明确诱因,或疼痛持续加重伴有发热、关节畸形等情况,应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负重行走,运动前做好热身,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担。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