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女性月经不规律可能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内分泌失调或器质性疾病有关,可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激素治疗、中医调理及定期检查等方法改善。具体处理需结合病因及个体情况,建议就医明确诊断。
1、日常调理
保持规律作息并避免熬夜,均衡摄入蛋白质、铁元素等营养素,适度进行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观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2、药物治疗
若出现经量过多可遵医嘱使用葆宫止血颗粒、云南白药胶囊等止血药物;因黄体功能不足引起的月经周期缩短,可服用黄体酮胶囊调节。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恶心、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
3、激素治疗
针对围绝经期雌激素波动,可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进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帮助建立规律月经周期。用药前需检查乳腺、子宫内膜情况,排除激素使用禁忌证。
4、中医调理
辨证属气滞血瘀者可服用益母草颗粒,肝郁脾虚者适用逍遥丸,气血两虚者可用乌鸡白凤丸。针灸选取三阴交、关元、血海等穴位,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每周2-3次为宜。
5、定期检查
每半年进行妇科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每年检测性激素六项和AMH水平。若出现非经期出血、经期超过10天或血红蛋白低于110g/L,需立即就诊排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等疾病。
月经紊乱持续3个月以上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偏方。治疗期间每月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情况,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盆浴。45岁女性需加强骨密度监测,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