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肿一般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卵巢并周期性出血形成。其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血逆流、遗传因素等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子宫内膜组织异常生长在卵巢表面时,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增生和出血。由于血液无法排出,逐渐积聚形成内含陈旧性血液的囊肿,外观呈巧克力色。患者可能出现痛经、同房痛及月经异常,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剥离囊肿,术后配合口服地诺孕素片或注射亮丙瑞林预防复发。
2、经血逆流
部分女性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形成病灶。长期刺激会引起卵巢组织纤维化,形成直径2-10cm的囊性肿物。这类患者常伴有盆腔粘连和不孕症状,临床常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孕三烯酮胶囊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3、遗传因素
约15%-20%的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黏附能力异常有关。此类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双侧卵巢受累概率较高,治疗时需综合评估生育需求,必要时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添加疗法保护骨密度。
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盆腔包块或不孕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完善超声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确诊后需根据年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育要求,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切勿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