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科学锻炼身体?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科学锻炼身体需要结合个人体质和运动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并长期坚持。通常包括制定锻炼计划、控制运动强度、多样化运动方式、避免运动损伤以及关注身体反馈等方法。

1、制定锻炼计划

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及目标设定阶段性计划。建议每周进行3-5次锻炼,每次30-60分钟,需包含热身、正式训练和拉伸环节。例如青少年以提高体能为主,中老年群体可侧重柔韧性训练,上班族可安排碎片化运动。

2、控制运动强度

通过心率监测保持靶心率在(220-年龄)×60%-80%的区间。使用主观疲劳量表(RPE)维持在12-16分,即感觉稍累但能正常说话的状态。初学者的运动强度应逐步增加,每周提升不超过10%的运动量。

3、多样化运动方式

结合有氧、力量、柔韧和平衡训练。建议每周安排2次抗阻训练强化肌肉,3次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搭配瑜伽或太极提升协调性。不同运动交替进行可避免局部劳损,如跑步与游泳交替锻炼下肢。

4、避免运动损伤

穿戴合适运动装备,注意运动场地安全性。掌握标准动作要领,如深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硬挺保持脊柱中立位。运动后出现持续48小时以上的肌肉酸痛需调整强度,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并冰敷。

5、关注身体反馈

记录运动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观察睡眠质量和疲劳恢复情况。出现头晕、胸闷或异常出汗需立即停止运动。定期进行体脂率、肌肉量等身体成分检测,每3个月评估锻炼效果并调整方案。

锻炼过程中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建议选择专业运动医学机构进行运动能力评估,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注意气候变化对运动的影响,极端天气可转为室内训练。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