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通常可以被治愈,但治疗效果与感染阶段和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大多能达到临床治愈,晚期治疗难度增加但可控制病情。
1、早期梅毒
一期、二期梅毒患者接受足量青霉素注射治疗后,约90%以上的病例血清学检测可转阴。苄星青霉素每周肌注一次,持续2-3周可有效清除病原体,治疗后需每3个月复查血清滴度。
2、晚期梅毒
病程超过2年或出现树胶肿、心血管损害的患者,需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连续治疗20天。虽然组织损伤不可逆,但规范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治疗后需随访3年观察血清固定现象。
3、神经梅毒
需住院进行水剂青霉素静脉输注治疗14天,配合丙磺舒口服增强疗效。治疗后每6个月进行脑脊液检查,直至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
梅毒治疗强调早期发现和全程规范用药,所有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治疗后应定期进行TRUST或TPPA检测,血清学滴度下降4倍以上视为治疗有效。即便达到临床治愈,仍需终生随访防止复发,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之后每年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