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潜在危害主要包括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青光眼以及并发性白内障等,需引起重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逆损害。
1、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视网膜可能变薄或出现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患者会突然出现眼前闪光感、漂浮物或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时可致失明。
2、黄斑病变
近视性黄斑病变是高度近视常见并发症,表现为黄斑区出血、萎缩或新生血管形成,导致中央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晚期可能形成永久性瘢痕,严重影响阅读和精细视觉。
3、青光眼
近视患者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弱,长期可能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表现为周边视野缩小,随病情进展可出现管状视野,最终损伤中心视力。近视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3倍。
4、并发性白内障
近视患者晶状体代谢异常,容易提前发生核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对比敏感度降低,夜间可能出现眩光现象,50岁以上高度近视人群发病率显著增高。
建议近视患者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避免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出现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日常注意控制用眼时间,保持合适用眼距离,适当补充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保护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