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与剧烈运动、药物或毒物影响、外伤或挤压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具体诱因。该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及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肾损伤。
1、剧烈运动
过度或长时间剧烈运动会造成肌肉组织损伤,导致肌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这种情况常见于马拉松、登山等高强度运动后,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肿胀、触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帮助碱化尿液及促进代谢产物排出。
2、药物或毒物影响
某些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抗感染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以及酒精、海洛因等物质可能直接损伤肌细胞膜。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注射用谷胱甘肽等解毒剂,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3、外伤或挤压
严重创伤、地震压埋伤或长时间制动压迫会导致肌肉组织缺血坏死,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患肢皮肤出现张力性水疱、感觉异常等体征。治疗需及时解除压迫,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预防感染,严重肌肉坏死需外科清创处理。
出现肌痛、尿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或可疑药物接触,及时检测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指标。日常需注意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服用可能引起肌损伤的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肌酶水平,创伤患者需注意观察末梢血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