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通常包括骨痛或骨骼变形、肌肉无力、免疫力下降、儿童发育异常以及情绪异常等。不同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表现出不同症状,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1、骨痛或骨骼变形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矿化不足。成人可能出现骨软化症,表现为腰背痛、肋骨压痛;儿童易发生佝偻病,可见O型腿、鸡胸等骨骼畸形,严重者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
2、肌肉无力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近端肌肉无力,表现为上下楼梯困难、起身费力。中老年人可能出现平衡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这与维生素D受体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减少有关。
3、免疫力下降
维生素D参与免疫调节,缺乏时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下者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约30%。
4、儿童发育异常
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多汗、枕秃、出牙延迟。严重佝偻病患儿可见手腕、脚踝处骨骼膨大(手镯征、脚镯征),X型腿等体征,运动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
5、情绪异常
维生素D缺乏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相关。其机制可能涉及影响5-羟色胺合成,临床观察发现约42%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补充后部分患者情绪症状改善。
若存在长期日晒不足、肤色较深、胃肠吸收障碍等情况,建议定期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日常可通过适量晒太阳(每周2-3次,每次10-15分钟四肢暴露)、食用深海鱼类及强化食品补充,但出现明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