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观察眼底通常需要通过散瞳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以及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法进行。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根据眼部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
1、散瞳检查
散瞳是观察眼底的基础步骤,通过滴入散瞳药水使瞳孔扩大,便于全面观察眼底结构。常用药物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可暂时麻痹睫状肌,消除瞳孔对光反射的干扰。散瞳后医生能清晰查看视神经、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尤其有助于发现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
2、直接检眼镜检查
医生使用直接检眼镜进行眼底观察,该仪器提供约15倍的放大倍率,能清晰显示视盘形态、视网膜血管走行及黄斑中心凹反光。检查时需调整透镜度数补偿医患屈光不正,通过不同角度的照明可发现细微出血、渗出等病变,适用于快速筛查眼底病变。
3、间接检眼镜检查
配合巩膜压迫器使用,提供立体视野和更大观察范围,特别适合检查视网膜周边部。医生佩戴头戴式双目间接检眼镜,通过强光源和手持透镜形成倒置立体图像,能有效发现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肿瘤等病变,检查过程中可动态观察眼球不同方位。
4、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技术通过近红外光对眼底进行断层扫描,分辨率达微米级,可精确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该检查无需接触眼球,能清晰呈现黄斑裂孔、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微观病变,提供定量测量数据辅助诊断,已成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疾病的重要监测手段。
进行眼底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全身疾病史,散瞳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近物模糊,检查后应避免强光刺激。建议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每年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所有检查均需在专业眼科机构由持证医师操作,避免自行使用非医用设备观察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