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器的正确使用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通常包括检查设备、摆位、调节负压、操作技巧以及清洁消毒等步骤。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方法:
1、检查设备
使用前需确认吸痰器各部件完好,连接管无破损,储液瓶密封性良好,并检查电源或负压装置是否正常。若使用电动吸痰器,需确保电量充足或电源稳定。
2、患者摆位
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头部偏向操作者一侧。意识清醒者需提前沟通以减轻紧张,昏迷患者需用压舌板辅助打开口腔,防止舌后坠影响操作。
3、调节负压
成人负压一般控制在40-53kPa,儿童需降低至33-40kPa,婴幼儿应进一步调至13-33kPa。负压过高易损伤呼吸道黏膜,过低则影响吸痰效果。
4、操作技巧
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在无负压状态下轻柔插入鼻腔或口腔,成人插入深度约15-20cm。到达气管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退出,单次抽吸不超过15秒,两次操作间隔至少3分钟。
5、清洁消毒
每次使用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储液瓶内痰液达到1/3容积需及时更换。所有部件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晾干,电动部件用酒精擦拭,避免液体渗入电机。
操作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氧饱和度及痰液性质,若出现黏膜出血、心率异常或发绀应立即停止。家庭护理者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首次操作,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发现管道老化或负压异常应及时更换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