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肝郁气滞证?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肝郁气滞证是中医常见证型之一,多因情志失调、气机郁结引起,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情绪抑郁等症状,需通过中药、日常调理等方式改善。

1、病因病机

肝主疏泄功能失调是核心病机,长期情绪压抑、焦虑或外界精神刺激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受阻。中医认为肝经循行于胸胁,气滞时易出现胁肋胀痛,同时肝气横逆犯胃可能引发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2、常见症状

典型表现包括胸胁部胀闷或窜痛,常随情绪波动加重。患者多见善太息(频繁叹气)、咽喉异物感(梅核气)、女性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月经不调。部分患者伴随焦虑抑郁状态,出现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情志异常。

3、治疗方法

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方剂疏肝理气,配合香附、郁金等中药。日常需保持情绪舒畅,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饮食可添加玫瑰花、陈皮等理气食材,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肝郁。

若出现持续胸闷、疼痛或情绪障碍,建议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就诊。专业医师会根据体质进行辨证施治,患者切勿自行长期服用理气药物,以免耗伤正气。定期复诊调整方剂,配合情志调节可获得更好疗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